機械設備工業設計過程中有哪些原則及注意事項 ——經驗分享
時間:2022.07.26 / 11:42:00
Copyright INTODESIGN all rights reserved.
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以及消費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機械裝備的要求除了滿足機械功能,同時也要兼顧操作體驗及滿足審美需求。機械設備具備一個好的外觀,不僅能提升整體美感,也會提升設備檔次及產品附加值,對設備的市場銷售也具有極好的促進作用。
工業設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,不過在機械設備工業設計過程中,也必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。
意途工業設計團隊在長期的實際工作過程中,將其總結為以下兩點:
1、人性化原則
機械設備不同于消費產品,其主要的目的是更好、更快、更精準的實現生產目標,目前仍然是在功能驅動性設計層面。設備外觀的人性化設計是圍繞使用者的生理、心理、行為習慣,對設備的功能運作和操作、對設備的使用環境展開研究,通過設計手段的合理引導,達到“人、機、環境”的和諧統一。
人性化原則主要包含:
1、1 安全性
設備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,設計師首先要考慮運行中的安全性問題。從設備組件開始備料、加工、組裝,調試、包裝、起吊、運輸、卸載、裝配調機、交付、人員操作、維修、保養全部過程中,設計師均需優先評估人員在其中被傷害到的可能性,并通過力所能及的手段進行防護性考慮。無論是操作便利性、材質選擇、外觀造型、色彩設計等均應以滿足安全性為前提。
安全性設計的主要手段以下幾點:
a、物理性防護:設計師通過設計手段,使人員不能直接接觸危險區域,且發生危險時對人員具有保護作用;
b、行為習慣防護:設計師通過對操作方式的必要設計,改變設計人員的習慣性操作方式,降低其在無意操作中的傷害幾率;
c、聲光電信號警示:在操作者觸發危險行為警報時,通過聲光進行警告,或電信號停止運行等方式減少傷害;
d、色彩警示:通過警示色、警示條、警示標識等,對接觸者起到警示作用;如對設備運動部件設計為黃色,危險部件設計紅色等。
1、2人機合理
a、尺寸方面,設計師通過對人在設備操作過程中的軌跡模擬,將設備中與操作人員有交互的位置進行尺寸合理化設置,使操作人員能輕松、便捷的進行操作和維護保養,降低疲勞感;
b、材質方面,設計師通過對人在設備操作過程中的肢體、感官接觸模擬,對人員經常接觸的部件、需觀察的位置、需降低噪音的地方、對溫度變化超過常規的地方等,進行合理的材質匹配方案,以提升人員操作過程中體驗感。
c、形態及色彩方面,通過對造型、色彩的合理設計應用,將設備外罩設計更加簡潔、美觀,從視覺和心理上提升操作者的感受;
2、市場性原則
機械設備最終做為生產企業的核心產品對外銷售,在滿足功能及人性化的前提下,也應體現企業文化且符合營銷策略,以此提升設備的市場競爭力,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附加值。
2、1 體現企業文化
設計師在進行機械外觀設計時,需首先對該標的設備所在市場和行業進行充分調研,了解企業競爭策略,并整理和分析出設備的工業設計目標,通過品牌畫像的描繪為后續的機械外觀設計做好鋪墊;在具體設計時,充分分析設備的不同特點,結合功能及人性化原則,運用自己積累的美學知識和經驗,通過對設備外觀造型設計、色彩搭配設計、材質工藝對比、標識圖形設計等方面的設計,充分展現企業的文化、家族化特性,體現出設備工業設計的創新性、科技性和社會價值性,進而提升設備的市場辨識度,促進企業的市場推廣;
2、2 符合營銷策略
機械設備在銷售過程中,根據不同的市場需要和定位會制定不同的銷售策略;比如高端品牌化策略,中端高性價比策略、低價大批走量策略等,這就要求工業設計師在進行機械設備外罩設計時,需要充分考慮其在設備總成本中的比重,合理利用材質、工藝并對造型的復雜度進行合理控制,在達到既定設計目標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,最大程度上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
另外在進行外觀設計時,設計師也應提前了解客戶的目標銷售市場,注意目標市場對色彩等因素的看法或習俗、忌諱等,從而滿足設備在當地市場落地的需求。
綜上,無論是作為從事機械設備工業設計的公司,或從事機械外觀設計的設計師個人,在設計創作過程中都需理清設計思路,充分分析人、機、環境、市場、策略等因素,按照“人性化”與“市場化”兩個原則,以標的設備為載體創作出安全、好用、美觀的機械產品,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更多有意義和有價值的設計作品。